傳統廿四節氣與山藝活動的關係
二十四節氣•“立”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,春夏秋冬四個“立”,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。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亦合稱為“四立”。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、5月5日、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。
十二節(立春、驚蟄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種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、小寒)
十二氣(雨水、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)

立夏指太陽到達黃經45°
- 夏天正式的來臨。是溫度明顯升高,炎暑將臨,雷雨增多,萬物開始旺盛的節氣。•立夏開始,晝長夜短,氣溫升高。•天氣雖漸熱,但早晚仍比較涼,日夜溫差仍較大。
小滿指太陽到達黃經60°
- 物至於此小得盈滿,此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,但還未成熟,故只是小滿,還未大滿。•小滿正值五月下旬,天氣愈來愈熱,雨量亦漸次增多。
芒種指太陽到達黃經75°
- 芒種的意思是代表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農作物的時間,是農民的播種、下田最為繁忙的時機。
- 開始進入梅雨時節,空氣潮濕,天氣悶熱,容易滋生蚊蟲。
- 濕熱之氣到處彌漫,濕性重濁,易傷腎氣、困腸胃,使人感到食慾不振,精神困倦。
夏至指太陽到達黃經90
- 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,跟冬至對應且同等重要,甚至會有假期慶祝夏至來臨。但是現今已無夏至相關的慶祝活動。
- 盛夏到來,多雷陣雨。這些雨來得快,去得快,範圍未必廣,但雨量會較大。
- 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而黑夜最短的時間,但仍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。
小暑指太陽到達黃經105°
- 「暑近濕如蒸,熱近燥如烘。」所謂小暑,就是「暑氣至此尚未極也」,天氣日漸炎熱,可是還未去到最熱的時候。
- 到處綠樹濃蔭,時有熱浪襲人之感,並有狂風驟雨來臨。
- 溫度很高,雨量充足,而這時吹的風已經是一種熱風。
大暑指太陽到達黃經120°
- 大暑時天氣甚烈於小暑,炎熱至極。也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。
-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。
- 正值中伏前後,大地上熱氣蒸騰,酷氣難耐。
- 大暑亦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,時常出現大雨及行雷閃電。
節錄: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山藝科 傳統廿四節氣與山藝活動的關係